时间:2022-09-07 23:24:17 | 浏览:515
刘三姐镇,位于宜州区北部,距离宜州城区5公里,是由原流河乡于2004年更名刘三姐乡,2015年撤乡建镇。说道流河乡显得有点默默无闻,更改名字之后成为河池的一张名牌,更是广西一个重要的地域标志,或许刘三姐镇是更名字最成功的一个乡镇。毕竟还有一张刘三姐的王牌,听着就是响亮,更知道刘三姐的内在和意义。
提到刘三姐不得不提到山歌,作为一个广西人,特别是壮族人,不会一两句山歌还真没脸说自己是广西人。记得第一届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的时候,舞台上演唱的大部分都是山歌或者民歌,听着都能让人沸腾,只是不知道为何往后的几届感觉脱节了,没有民族特色和山歌韵味。往后的一段时间就没在关注,后来走出远门就很少关注民歌艺术节,不过挺羡慕在广西的日子,三月三山歌节放假,民歌节放假,这么悠闲的日子谁不羡慕。
以前在南宁生活的时候有一位朋友很自豪地说来自刘三姐的故乡,当时感到很疑惑。《刘三姐》这部电影的场外拍摄大多数都在阳朔,印象中的刘三姐应该是桂林阳朔,怎么会是宜州的,更不可思议的是为了刘三姐故乡的问题,还跟柳州争夺了很久。不过争到最后还是宜州胜利而告终,至于为何刘三姐的故乡落地宜州,就得去了解一下刘三姐的前生今世。
刘三姐历史上是不是有这么一个人,还是传说当中的一个人,至今让人摸不透。但是在罗城县四把镇蓝靛村刘姓人家有记载刘三姐生于618年的天河县(四把镇),经常到县城去唱歌。刘三姐的歌声清甜又动听,很多人都喜欢来听。刘三姐还有一个就是即兴唱歌,看到什么什么就唱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这比说书先生还招人喜欢。说书先生只是对着书本念过,而刘三姐不仅能说,还能编词,再配上当地的音调,从刘三姐嘴里唱出来的让人听而不腻。
说到山歌的形成,没有书本记载,山歌是刘三姐之后开始流行,山歌具体什么时候形成一直很是困惑。刘三姐说是古僮人,但是刘姓那可是国内汉族大姓氏,而且还是古代传统豪族姓氏,而刘三姐是古代僮人,总感觉有点不搭边,刘三姐极有可能是古僮人启用汉姓。古僮人有启用姓氏,秦朝赵佗入岭南后才盛行,也是南越国的汉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才形成僮文化。山歌的前身极有可能是民间说书先生,刘三姐极有可能是先学说书,然后融合本地的民间小调而形成,之所以叫山歌有可能是当年刘三姐唱歌的时候,在山脚下或者对着大山唱所以才叫的山歌。
广东还有另一个刘三姐的版本,春州(阳春)刘家的三女儿,长相秀丽,喜欢唱歌,深得乡亲们的喜爱。而且刘家的三女儿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呼,刘三妹、刘三姐、刘三姑、刘三妈等称呼。刘三妹时期在阳春一带唱歌,刘三姐时期到广西发展,刘三姑时期回到广东阳江、茂名一带唱歌,刘三妈时期在电白终老,另有刘三太一说。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在古代的岭南地区,文化相对单一,当时的民间信息还相对互通。广西与广东的民间文化是在清朝末期的西方融合后才形成的分化,以至于后来的《刘三姐》这部电影在两广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还有一部电影是刘德华主演的《刘三姐》,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听说民间有刘三姐后想抓回日本俸给天皇,最后在村民和刘德华的殊死保护下,刘三姐才得以逃脱日军的爪牙。这部电影最后没能在内地发行,可能是跟历史上有冲突而遭到抵制。
刘三姐还有几个情感故事的版本,《刘三姐》这部电影里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着阿牛哥、刘三姐、乡亲们跟大地主莫老爷斗智斗勇的故事,最后两连结理白头偕老。另一版本说莫老爷是僮人开明领袖,刘三姐跟一个当地秀才相爱,后来被莫老爷的三公子横刀夺爱,莫老爷直接处死三公子,成全了刘三姐与秀才这对恩爱年轻人。还有另一版本说刘三姐与当地的一位青年和好,最后被恶霸地主的公子抢夺,刘三姐和青年最后跳河自尽。纵观刘三姐的民间传说,是真是假难以说清楚,但是刘三姐的存在,故事里的情节一定是丰富多彩。
歌仙的由来,唐朝中期,有一位朝廷官员来到天河县,听到有人唱歌就凑过去看热闹。朝廷官员是北方人,很少听到这种唱歌形式,所以回去到朝廷后跟皇上汇报刘三姐出口成歌,委婉动听,清甜悦耳,在民间很受欢迎。皇上不相信官员的话,又派钦差大臣来调查此事。钦差大臣来到天河县,正好赶上几个恶霸想抓走刘三姐,钦差大臣立即命当地官员把刘三姐解救,同时要惩罚恶霸。刘三姐之后跟随钦差大臣到长安,给皇上唱了三天的歌,皇上听后不断叫好,并称刘三姐为“歌仙”,刘三姐就此耳鸣于天下。刘三姐去长安的时候还带上一点干荔枝去给皇上尝一尝,从此南方水果在北方得以认知,以至于最后有诗人歌颂杨玉环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美诗。
解放前刘三姐的故乡在两广地区争夺很激烈,都认为刘三姐是自己一方的,直到解放后《刘三姐彩调剧》来到两广地区采风。春州采集到的彩雕跟罗城收集的彩雕对比,专家们一致认定罗城的民间彩调更为纯粹,专家就以罗城为刘三姐的故乡。后来柳州市的柳城县和桂林市的阳朔县又争夺一回刘三姐,柳城县给出的理由是刘三姐历史上在柳江沿岸唱歌,刘三姐的故乡理应是柳江县的。阳朔给出的理由是刘三姐电影的拍摄地在阳朔,没有阳朔美丽的场外景点,哪有《刘三姐》这部电影什么事。争论不休的情况下阳朔最后没有历史依据而退出,正当柳江县为赢得刘三姐故乡感到高兴的时候,罗城直接把多吉寺供奉的刘三姐雕像搬出来,最后柳城县不得不退出刘三姐故乡之争。
刘三姐故乡是罗城县的四把镇,为何刘三姐镇又设立在宜州区的流河乡,这可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旅游开发需要所致。以前有宜州的朋友说,跟留在争夺了几十年的刘三姐,最后挣到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不懂得利用刘三姐的名牌给当地带来利益。现在好了,终于有个以刘三姐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出来了,至于能不能大伙就看以后的开发进展了。说道广西旅游不得不吐槽的一点就是圈地拿钱,一座青山一道绿水一堵围墙一个收费处,这就是旅游业。旅游业如果仅仅是旅游业,而不注重旅游配套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旅游业是个噱头,找人来旅游消费带动配套产业才能起到旅游本身的作用。为旅游开发而开发,想必全国上下的山山水水哪里比广西半八一水一分田的差,免费的野景点这么美又何必掏腰包去看同样的风景。吐槽国外出游,同样花钱又何必去消费景色雷同的地方,到国外去看看世面岂不是更好。
2013年离开广西,每年春节回家都路过宜州,从以前的宜州市,到现在的宜州区,以至于现在河池的中心区域。每一次回去都看到宜州的变化,自从有刘三姐镇这个地方后,对宜州更加的向往,只不过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能前来此地游玩。但愿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停留一下去刘三姐镇上看看,哪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哼哼几句山歌也行。此文只是类似于记事文稿,谢谢拜读。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9:00-18:00北海银滩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平均坡度仅为0.05。
又来到了炎热的夏天,大家最喜欢的应该就是空调了吧,可待在室内总觉得心里空荡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天然空调”——乐业天坑群。从天空中鸟瞰,连绵的群山中突然裸露出一个巨大的坑洞,好像大山对着天空张开了嘴巴。
10月25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红色之旅——2021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团第一站走进广西的“东大门”——梧州,行进式深入梧州骑楼城、中共广西特委旧址、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以及西江船闸调度中心等地采访参观。“千年古城
校长牵手学子走过梦想门、踏上文明路。宜州区一小 供图每周一早上举行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宜州区一小 供图少先队建队日,老师带领学生晨跑。宜州区一小 供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为祖国唱支歌!宜州区一小 供图祖国在我心中,我和国旗合影
蒋植军同志简历:蒋植军,男,汉族,1982年12月出生,广西灌阳人,200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7月参加工作,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全日制本科学历。曾任钦州市土地房屋征收办公室征收与补偿科科长;2014年0
“我们村有油茶成林面积1.25万亩,预计今年产值超过1亿元,成了我们群众脱贫攻坚产业的‘顶梁柱’。”日前,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川岩村村民老张高兴地说。油茶种植是平桂区传统经济作物之一,种植3年即可开花挂果,6年进入盛产期,丰产期达40余年。榨
日前北流公安发布悬赏通告向社会公开悬赏10名网上在逃人员凡向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线索或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悬赏在逃人员的公安机关对每抓获一名在逃人员给予举报人员人民币2000元至20000元不等悬赏通告为落实全国扫黑除恶百日追逃行动部署会议精神,
人民网上思2月2日电2月1日,广西上思县在妙镇佛子村的村民正在筛选香糯准备春节制作粽子。佛子村出产的香糯香味浓郁,口感上佳,是制作香粽的上等材料,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蒸糯全村香”的美誉,逢年过节当地群众都会用来制作粽子。
广西疫情最新通报9月7日0-24时,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均在梧州市,其中长洲区6例,万秀区2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64例(均在防城港东兴市)。当日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防城港市5例,桂林市2例